捧敕后归署寓怀兼呈王给谏

十年作宦俸无馀,官舍苔生久索居。 晓接炉烟趋御府,昼开芝检捧天书。 秋风乡远初惊雁,废沼潮生旧种鱼。 久欲投簪犹未得,逢君携手在公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捧敕:接受皇帝的诏令。
  • 后归署:之后回到官署。
  • 寓怀:寄托情怀。
  • 给谏:古代官职,负责进谏。
  • 俸无馀:俸禄不多。
  • 官舍:官员的住所。
  • 苔生:长满苔藓,形容久无人居。
  • 索居:孤独地居住。
  • 晓接:早晨迎接。
  • 炉烟:香炉中的烟,这里指宫廷的气氛。
  • 御府:皇帝的府邸。
  • 昼开:白天打开。
  • 芝检:指皇帝的文书。
  • 天书:指皇帝的诏书。
  • 秋风:秋天的风。
  • 乡远:家乡遥远。
  • 惊雁:惊飞的雁,比喻思念家乡。
  • 废沼:废弃的池塘。
  • 潮生:潮水上涨。
  • 旧种鱼:以前养的鱼。
  • 投簪:比喻辞官归隐。
  • 未得:未能实现。
  • 逢君:遇到你。
  • 公车:官府的车辆。

翻译

十年为官,俸禄微薄,官舍因久无人居而长满苔藓。 早晨迎接香炉的烟雾进入御府,白天打开皇帝的文书接受诏令。 秋风中,家乡遥远,初见惊飞的雁群,让人心生思念;废弃的池塘潮水上涨,想起以前养的鱼。 长久以来想要辞官归隐,却未能实现,今天遇到你,一同乘坐官府的车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区大相十年官场生涯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官舍苔生、秋风惊雁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眷恋。末句“逢君携手在公车”则透露出一种遇到知己的欣慰,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一丝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