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酒徒传赠张子

鼎鼎百年内,斯人始达生。 沉酣寄天地,沾醉傲公卿。 五岳移糟垒,三江洗玉觥。 梅花澄宿酝,竹叶解朝醒。 足了一生事,何论万古名。 最宜看月上,难待是河清。 北海樽罍满,东山丝管鸣。 不能酬酒诰,秉烛也同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鼎鼎:形容时间长久。
  • 达生:通达生命之道,指懂得享受生活。
  • 沉酣:深醉,此处指沉醉于酒中。
  • 沾醉:微醉。
  • 傲公卿:傲视权贵。
  • 糟垒:酒糟堆积如山,形容饮酒之多。
  • 玉觥:玉制的酒杯。
  • 宿酝:陈年老酒。
  • 朝醒:早晨醒来。
  • 北海樽罍:北海,指北方;樽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 东山丝管:东山,指隐居之地;丝管,指音乐。
  • 酒诰:古代关于酒的政令或劝诫。

翻译

在这漫长的一百年里,这个人终于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他沉醉于天地之间,微醉时傲视权贵。他的酒糟堆积如五岳,用三江之水来清洗玉杯。梅花下澄澈的是陈年老酒,竹叶间解除了早晨的醉意。他满足于一生的事情,何必去追求万古留名。最适合的是看着月亮升起,最难等到的是河流清澈。北方的酒杯满满,东山的音乐悠扬。即使不能回应关于酒的劝诫,拿着蜡烛也要一起倾杯共饮。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酒徒的生活态度和哲学,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主人公对生活的享受和对权贵的蔑视。诗中“沉酣寄天地,沾醉傲公卿”一句,既表现了主人公的豪放不羁,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礼教的挑战。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