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归羊城柬亲友

移家二十载,亲友半羊城。 小子复朴鄙,相逢意多倾。 忆昨去京国,寤寐隔衷诚。 寄书万里远,一岁案常盈。 英英群秀士,皤皤诸老成。 处迩不忘遐,久要若平生。 感兹携手好,契我同归情。 烟霞恋旧赏,泉石追前盟。 谁能久离索,而不怀合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信件。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朴鄙:质朴而粗俗。
  • 京国:京城,指北京。
  • 寤寐:日夜。
  • 衷诚:内心的真诚。
  • :书信。
  • 英英:才华出众的样子。
  • 皤皤:白发苍苍的样子。
  • :近。
  • :远。
  • 久要:长久的要求或愿望。
  • 平生:一生。
  • :契合,相合。
  • 烟霞:山间的云雾,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泉石:山泉和石头,也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离索:离散,分离。
  • 合并:聚合,团聚。

翻译

我搬家已有二十年,亲友大多在羊城。 我这小子质朴粗俗,与他们相逢时总是满心欢喜。 回忆起离开京城的那天,日夜思念着那里的真诚。 寄出的书信跨越万里,一年的信件堆积如山。 那里有才华横溢的年轻士子,也有白发苍苍的长者。 虽然身处近处,却不忘远方的思念,长久的愿望如同一生。 感激这份携手的好意,契合了我同归的情感。 山间的云雾让我怀念旧时的赏玩,山泉和石头追随着前时的盟约。 谁能忍受长久的分离,而不怀念团聚的时刻。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羊城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归乡的渴望。诗中,“移家二十载,亲友半羊城”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通过“寄书万里远,一岁案常盈”描绘了与亲友间书信往来的频繁,体现了诗人对亲友的牵挂。末句“谁能久离索,而不怀合并”更是强烈抒发了对团聚的期盼。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友的深情厚意。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