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山作
涉江数百里,历览苦未厌。
饮水过南零,采茶入阳羡。
兹山隐平陆,彩翠扬芳甸。
周峙转绿畴,环流伏昏堑。
近瞩俯长洲,远眺纡吴岘。
灵閟迹多幻,精韬形屡变。
虎踞丘藏金,龙去泉沉剑。
崖坼涧无底,海涌流常溅。
触耳易骇闻,寓目非常见。
且娱耳目玩,孰资有无辨。
改步换丘壑,四时等游宴。
荒台麋鹿上,广石笙歌占。
解佩尽佳人,褰兰多秀彦。
别有幽深处,是为松竹院。
喧寂非一趣,静躁亦殊眷。
战胜貌自肥,道充物固贱。
寄言来游客,兹理可深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涉江:渡过江河。
- 南零: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阳羡:地名,今江苏宜兴。
- 彩翠:五彩斑斓的翠绿色。
- 芳甸:花草丛生的田野。
- 周峙:四周环绕。
- 绿畴:绿色的田野。
- 环流:环绕流动的水。
- 昏堑:深邃的沟壑。
- 长洲:地名,指苏州的长洲县。
- 吴岘:地名,指吴地的山岭。
- 灵閟:神秘莫测。
- 精韬:精妙的策略或计谋。
- 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虎蹲踞。
- 龙去:传说中的龙离开。
- 崖坼:崖壁裂开。
- 海涌:形容水流湍急,如海浪涌动。
- 触耳:传入耳中。
- 寓目:亲眼所见。
- 耳目玩:供人观赏娱乐。
- 改步:改变行走的路线。
- 四时:四季。
- 荒台:荒废的台地。
- 麋鹿:一种鹿科动物。
- 广石:宽阔的石头。
- 笙歌:音乐和歌唱。
- 解佩:解下佩剑,指放下武器,享受和平。
- 褰兰:提起衣襟,指行走时小心翼翼。
- 秀彦:才貌出众的人。
- 喧寂:喧闹与寂静。
- 静躁:安静与躁动。
- 战胜:在精神上战胜。
- 道充:道德充实。
- 物固贱:物质自然低贱。
- 寄言:寄托话语。
- 来游客:前来的游客。
- 兹理:这些道理。
翻译
渡过数百里的江河,一路游览,我仍感不满足。我饮过南零的水,采过阳羡的茶。这座山隐藏在平坦的大地上,五彩斑斓的翠绿色覆盖着花草丛生的田野。四周环绕着绿色的田野,环绕流动的水隐藏在深邃的沟壑中。近看是长洲,远望则是吴地的山岭。这里神秘莫测,精妙的景象不断变化。虎蹲踞的山丘藏着金子,传说中的龙离开后,泉水中的剑沉没了。崖壁裂开,涧水深不可测,海浪般的水流常常溅起水花。传入耳中的声音容易让人惊骇,亲眼所见的景象非同寻常。这里仅供人观赏娱乐,谁能分辨其有无价值。改变行走的路线,四季都适合游玩。荒废的台地上有麋鹿,宽阔的石头上回荡着音乐和歌唱。放下武器,尽是佳人,提起衣襟,多是才貌出众的人。另有一处幽深之地,是松竹环绕的院子。喧闹与寂静,安静与躁动,各有不同的趣味。在精神上战胜自己,道德充实,物质自然就显得低贱。寄托这些话语给前来的游客,这些道理值得深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游览虎丘山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山的神秘与变化。诗中“虎踞丘藏金,龙去泉沉剑”等句,融合了传说与现实,增添了诗意的神秘色彩。后文通过对不同场景的对比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于精神与物质价值的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