臬长李公之堂有雉忽来驯扰若家鸡数日后锦羽焕烂此治世文明之象异类驯服之符也一时缀文之士咸作诗侈其事予遂为歌歌曰
雉朝飞兮下公堂,时饮啄兮来山梁。驯柏台兮扰车傍,性耿介兮体文章。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臬长:古代官名,指掌管刑法的官员。
- 雉:野鸡。
- 驯扰:驯服,顺从。
- 锦羽:色彩斑斓的羽毛。
- 焕烂:灿烂,光彩夺目。
- 治世:太平盛世。
- 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这里指社会和谐。
- 异类:非同类的动物,这里指野鸡。
- 驯服:使动物变得温顺,服从。
- 缀文之士:从事文学创作的人。
- 侈:夸大,夸张。
- 耿介:正直,不屈。
- 重译:经过多次翻译,这里指远方的使者。
- 越裳:古国名,这里指远方。
- 德泽:恩德,恩惠。
- 仁风:仁慈的风气。
- 嘉瑞:吉祥的征兆。
- 贶:赐予。
- 穹苍:天空。
- 公辅政:指官员辅佐治理国家。
- 帝道:帝王的治国之道。
翻译
野鸡飞到李公的堂前,像家鸡一样温顺地饮水啄食,来到山梁。它在柏台和车旁被驯服,性格正直,体态文雅。 无需经过多次翻译就能使远方的越裳国来朝,德泽广被,仁风四溢。吉祥的征兆献给苍天,李公辅佐政事,帝王的治国之道昌盛。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述野鸡飞入官员李公堂前并被驯服的情景,象征着治世的文明和异类的驯服。诗中“锦羽焕烂”形容野鸡的美丽,而“驯柏台兮扰车傍”则展现了其被驯服的情景。后文通过“无重译兮致越裳”等句,表达了德泽广被、仁风四溢的治世景象,以及李公辅政带来的帝道昌盛,体现了对治世和贤臣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