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人二首

· 陶安
灯照秋蛩壁,帷开白鹭车。 溪山远天末,消息近来疏。 慷慨安边策,公平考绩书。 郊行勤问俗,欢意动茅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蛩(qiū qióng):秋天的蟋蟀。
  • :帐幕。
  • 白鹭车:古代的一种车,车上装饰有白鹭图案。
  • 溪山:山间的溪流。
  • 天末: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 消息:音信,信息。
  • 慷慨:情绪激昂。
  • 安边策:安定边疆的策略。
  • 考绩书:考核成绩的文书。
  • 问俗:了解民情风俗。
  • 茅庐:简陋的房屋,常指隐士的居所。

翻译

灯光照亮了秋夜中蟋蟀鸣叫的墙壁,帐幕拉开,白鹭车静静停驻。 远处的溪流和山峦延伸至天边,近来的消息却变得稀少。 情绪激昂地制定安定边疆的策略,公正地撰写考核成绩的文书。 在郊外行走,勤于了解民情风俗,欢乐的气氛在简陋的茅庐中弥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通过“灯照秋蛩壁”和“帷开白鹭车”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宁静而深沉的夜晚。诗中“溪山远天末,消息近来疏”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渴望与现实的疏离感。后两句“慷慨安边策,公平考绩书”则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公正无私的态度。最后,“郊行勤问俗,欢意动茅庐”描绘了诗人深入民间,与民同乐的情景,展现了其亲民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深切关怀。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