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 蜡梅

· 高濂
移来蜡国小黄香。似梅妆。胜梅妆。月中弄影,嫩色澹鹅黄。较密更鲜溶腊润,妖冷艳,倚琼枝,立水傍。水傍。水傍。 傲雪霜。抱紫囊。幻行藏。化作黄姑,好颜色、金缕衣裳。一段清幽,雅素道家妆。炼出庚辛丹灶火,金丹就,色吐金丹,满树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蜡梅:一种植物,其花似梅,但非真正的梅,花色黄如蜡,故名。
  • 蜡国:指蜡梅原产地,这里用以形容蜡梅的来源。
  • 梅妆:形容女子美丽的妆容,这里比喻蜡梅的美。
  • (dàn):淡泊,这里指颜色淡。
  • 鹅黄:淡黄色,形容蜡梅的颜色。
  • 溶腊:形容蜡梅的花瓣像蜡一样光滑润泽。
  • 妖冷艳:形容蜡梅既妖娆又冷艳。
  • 黄姑:指织女星,这里比喻蜡梅。
  • 金缕衣裳:形容蜡梅的花瓣像金线织成的衣服。
  • 庚辛:古代五行中的金,这里指炼丹用的金属。
  • 丹灶火:炼丹炉中的火,比喻炼丹的过程。
  • 金丹:道教中炼成的仙丹,这里比喻蜡梅的颜色。

翻译

从蜡国移来的小黄香,它的美貌如同梅花妆,却又胜过梅花妆。在月光下,它的影子摇曳生姿,颜色淡雅如鹅黄。它的花瓣密集而鲜亮,如同润泽的蜡,妖娆而冷艳,依偎在琼枝上,伫立在水边。

它傲立于雪霜之中,怀抱着紫色的花囊,幻化出各种姿态。它化作了黄姑,穿着金缕衣裳,颜色艳丽。它的清幽雅致,如同道家的素妆。它炼出了庚辛丹灶中的火,金丹炼成,颜色如金丹般,满树都是香气。

赏析

这首作品以蜡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蜡梅的独特魅力。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将蜡梅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通过对蜡梅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清幽品质的追求。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词。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