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从军行

属国久向化,述职比东藩。 海烽一朝起,鱼鳖何喧喧。 匪伊敢犯顺,乃我欲固存。 连樯伏万弩,平野列千屯。 会见封鲸鲵,崇丘对国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属国:附属国。
  • 向化:归化,归顺。
  • 述职:古代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
  • 东藩:东方的藩国。
  • 海烽:海上烽火,指海上战争。
  • 鱼鳖:比喻敌人。
  •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
  • 犯顺:违背正道。
  • 固存:巩固存在。
  • 连樯:连绵的船帆。
  • 万弩:无数的弓箭。
  • 千屯:众多的营寨。
  • 封鲸鲵:封赏有功之人。
  • 崇丘:高大的土山。
  • 国门:国家的门户。

翻译

附属国早已归顺,像东方的藩国一样述职。海上突然燃起烽火,敌人如同鱼鳖般喧嚣。他们并非敢于违背正道,而是我们想要巩固存在。连绵的船帆下埋伏着无数弓箭,平原上排列着众多营寨。最终将会封赏有功之人,高大的土山对着国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附属国在面对海上威胁时的决心和准备。通过“海烽一朝起,鱼鳖何喧喧”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突然和敌人的嚣张。而“连樯伏万弩,平野列千屯”则展现了严密的防御和坚定的意志。最后,“会见封鲸鲵,崇丘对国门”预示了胜利后的荣耀和国家的稳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保卫国家、巩固边疆的坚定信念。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