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中移植桃花和四兄兼答诸客

海上求仙客,河阳宰邑人。 曰予从宦侣,偶与二事均。 卜筑宫城侧,地接仙源邻。 休沐情既暇,丘壑念弥伸。 此花何灼灼,其叶亦蓁蓁。 移为瑶水树,种作绥山春。 光风泛紫艳,轻霞簇红鳞。 拂绶凝锦绮,当杯晕朱唇。 未留西母核,先献华林珍。 门庭无杂莳,蹊径绝纤尘。 愿以千岁实,来荐帝园新。 君问种桃者,宁知非避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灼灼:形容桃花鲜艳明亮的样子。
  • 蓁蓁:形容植物茂盛的样子。
  • 瑶水:神话中的仙水,这里比喻桃花如同仙境中的树木。
  • 绥山: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比喻桃花如同仙山上的春色。
  • 光风:明媚的风。
  • 泛紫艳:形容桃花色彩艳丽,泛着紫色的光泽。
  • 红鳞:比喻桃花瓣如同红色的鱼鳞。
  • 锦绮:华丽的织物,比喻桃花的美丽。
  • 晕朱唇:形容桃花色如朱唇,晕染开来。
  • 西母:即西王母,神话中的仙人。
  • 华林:皇家园林。
  • 杂莳:杂乱种植。
  • 纤尘:微小的尘埃。
  • 帝园:皇家园林。
  • 避秦:指逃避秦朝的暴政,比喻隐居。

翻译

我是来自海上的求仙者,也是河阳的县令。我与二事均偶然成为从宦之侣。在宫城旁边建了居所,地理位置接近仙源。在休息沐浴之余,我对山水之念更加伸展。这些桃花多么鲜艳,叶子也茂盛。将它们移植为瑶水边的树,种作绥山上的春色。明媚的风吹过,桃花泛着紫色的艳丽,轻柔的霞光簇拥着红色的花瓣。拂过绶带,凝结成锦绮般的美丽,当酒杯映照,桃花色如朱唇晕染。未留下西王母的桃核,先献给华林的珍宝。门庭没有杂乱种植,小径上也没有尘埃。愿以千年的果实,来推荐给帝园的新景。你问种桃的人,难道不知道这是为了避秦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移植桃花的情景,通过对桃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艳丽与生机。诗中“灼灼”、“蓁蓁”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桃花的美丽和茂盛。诗人将桃花比作瑶水树、绥山春,赋予了桃花以仙境般的意境。后文通过“光风泛紫艳”、“轻霞簇红鳞”等句,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的色彩和形态。诗末提及“避秦”,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