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嵩山四首

寻真紫芝馆,访古白云衢。 年代一何杳,辇道尚盘纡。 秦槐馀一树,汉柏有三株。 金丹既沦没,玉检亦荒芜。 神仙术久閟,多欲为累愚。 千秋与万岁,无乃太矫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寻真:寻找仙境或真理。
  • 紫芝馆: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紫芝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
  • 访古:探访古迹。
  • 白云衢:指通往仙境的道路,衢指大道。
  • :深远,难以寻觅。
  • 辇道:古代帝王车驾行走的道路。
  • 盘纡:曲折回旋。
  • 秦槐:秦朝时期的槐树。
  • 汉柏:汉朝时期的柏树。
  • 金丹:古代道士炼制的仙丹,传说能使人长生不老。
  • 玉检:古代用于封存重要文书的玉制容器。
  • 荒芜:荒废,无人管理。
  • :闭塞,不通。
  • 多欲为累愚:过多的欲望使人变得愚昧。
  • 矫诬:夸大其词,不真实。

翻译

我寻找仙境中的紫芝馆,探访通往古老仙境的白云大道。 这些古迹的年代如此遥远,帝王的车道至今仍曲折回旋。 这里还剩下秦朝的一棵槐树,汉朝的三株柏树。 但金丹已经沉没,玉检也荒废了。 神仙的法术早已闭塞,过多的欲望使人变得愚昧。 千秋万代,这些传说未免太过夸大其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古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荒废的感慨。诗中“秦槐”、“汉柏”等具体景物的提及,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而“金丹既沦没,玉检亦荒芜”则抒发了对仙境传说消逝的遗憾。最后两句批判了人们对长生不老的过度追求,认为这种追求是愚昧的,显示了诗人对现实和传说的深刻洞察。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