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三水口别侍御七弟

迢迢远行迈,行迈暂维舟。 维舟白日晚,原野风飕飕。 风飕一长望,四顾起沉忧。 沉忧非一端,杞国符我谋。 仪象迭舛错,人事多愆尤。 骀驽服上驷,骅骝弃道周。 鸺鹠鸣高树,鸾鷟远丹丘。 衢路豺虎啼,城社狐鼠游。 嗟哉远行客,举足将安投。 不如返故栖,与子共林陬。 况乃骨肉分,各念道里悠。 子居有令望,我出无良筹。 离悲增物感,泪下不可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迢迢 (tiáo tiáo):遥远的样子。
  • 行迈:行走,远行。
  • 维舟:系船停泊。
  • 飕飕 (sōu sōu):形容风声。
  • 沉忧:深沉的忧虑。
  • 非一端:不是一件事情。
  • 杞国:古代国名,此处可能指担忧国家大事。
  • 仪象:指天象,比喻国家的政治状况。
  • 舛错 (chuǎn cuò):错乱,不正常。
  • 愆尤 (qiān yóu):过失,错误。
  • 骀驽 (dài nú):劣马,比喻平庸的人。
  • 上驷:上等的马,比喻优秀的人。
  • 骅骝 (huá liú):骏马,比喻英才。
  • 道周:道路旁边。
  • 鸺鹠 (xiū liú):一种鸟,比喻恶人。
  • 鸾鷟 (luán zhuó):凤凰,比喻贤人。
  • 丹丘:神话中的仙境。
  • 衢路:大路。
  • 城社:城市和乡村。
  • 狐鼠:比喻小人。
  • 故栖:旧居。
  • 林陬 (lín zōu):林边。
  • 道里:路程。
  • 良筹:好的计策。

翻译

遥远的旅途,我暂时停泊船只。 船只停泊在傍晚,原野上风声飕飕。 风声中我长久地眺望,四周的景色引发我深沉的忧虑。 忧虑的事情不止一件,我对国家大事感到担忧。 天象错乱,人事多有过失。 劣马被用来拉上等的车,骏马却被遗弃在路旁。 恶鸟在高树上鸣叫,凤凰却远离仙境。 大路上有豺虎的啼叫,城市和乡村中有小人的游荡。 唉,远行的客人,我将何去何从? 不如回到旧居,与你一同在林边。 何况我们是骨肉分离,各自思念着漫长的路程。 你居住的地方有美好的名声,我外出却没有好的计策。 离别的悲伤增加了对事物的感慨,泪水止不住地流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行和离别的深沉忧虑,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担忧。诗中通过对比劣马与骏马、恶鸟与凤凰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混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