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二首

· 陶益
解缆江门未及秋,凉风先送木兰舟。 旆旌晚曳苍梧路,冠剑晴辉绿水洲。 杳杳停云生远思,青青蔓草结离愁。 悬知此后南来雁,繫足应多说壮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解缆:解开系船的缆绳,指船只起航。
  • 江门:地名,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
  • 木兰舟:用木兰树材制成的船,泛指华美的船。
  • 旆旌: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指官员的仪仗。
  • 苍梧: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冠剑: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
  • 绿水洲:绿色的水边沙洲。
  • 杳杳:形容深远。
  • 停云:比喻停留的云彩,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 青青蔓草:茂盛的草,比喻离别的愁绪。
  • 悬知:预料,猜测。
  • 繫足:指雁足系书,古代传说雁能传递书信。
  • 壮游:壮丽的旅行。

翻译

船只在江门起航时秋天还未到来,凉风已先行送走了华美的木兰舟。 晚霞中旌旗拖曳在苍梧的路上,晴朗的天空下官员们在绿水洲上闪耀着光辉。 深远的天空中停留的云彩唤起了遥远的思念,茂盛的草丛中结满了离别的忧愁。 预料到此后南来的雁群,它们传递的书信中应当有许多关于这次壮丽旅行的叙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郁林乡亲关少宰取道还家的场景,通过“解缆江门”、“凉风先送木兰舟”等意象,展现了船只离去的情景。诗中“旆旌晚曳苍梧路,冠剑晴辉绿水洲”描绘了官员仪仗的威严与旅途的壮丽。后两句通过“停云”、“蔓草”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情思念与忧愁。结尾预想南来雁群传递的书信,寄托了对壮游的美好回忆与期待。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