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董参政送杨季常诗韵

· 陶安
总戎戡定称雄豪,帐下有客如枚皋。 笔端霜气塞关口,貔貅万队无哗嚣。 山环壁垒拥节旄,民亦捍敌持弓刀。 平生意气感知己,国步如此忧叨叨。 宰臣动喜片语褒,两眼如月鉴履操。 烧原难留狡兔穴,海涛不撼游龙艘。 人主当念阃外劳,不独相业归萧曹。 时平班师拜阙下,遥睇虎豹天何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总戎:总管军事,指军事统帅。
  • 枚皋:汉代文学家,此处比喻文才出众的人。
  • 貔貅:传说中的神兽,常用以比喻勇猛的军队。
  • 节旄: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代表军权。
  • 叨叨:形容说话多而烦琐。
  • 宰臣: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履操:行为和操守。
  • 狡兔穴:比喻敌人藏身之处。
  • 游龙艘:比喻强大的敌船。
  • 阃外:指朝廷之外,特指边疆。
  • 萧曹:指西汉的萧何和曹参,两位都是著名的政治家。

翻译

军事统帅平定战乱,堪称英雄豪杰,他的帐下有像枚皋那样的文才。笔锋如霜,气势磅礴,镇守边关,万军之中无人喧哗。山峦环绕着军营,旌旗飘扬,民众也拿起弓刀,保卫国家。我一生意气风发,深感知己之恩,国家的前途令人忧心忡忡。朝中的大臣动辄喜言褒奖,他们的目光如月,能洞察人的行为和操守。即使烧毁原野也难以留下敌人的藏身之地,海上的波涛也无法撼动强大的敌船。君主应当念及边疆将士的辛劳,不仅仅是政治成就归功于萧何和曹参。时局平稳时,军队凯旋回朝,远远望见天空中虎豹般的云彩,天高云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军事统帅的英勇与才华,以及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诗中通过对比军事统帅的威武与文才的出众,展现了他的全面才能。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和对知己的感激之情。最后,诗人呼吁君主应当重视边疆将士的贡献,不应只看重政治成就。整首诗语言雄浑,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陶安的爱国情怀和政治见解。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