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九首送汪教授

· 陶安
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 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鲁圣人:指孔子,因其故乡在东方的鲁国。
  • 流派:指学术或文艺上的派别。
  • 浙江东:指浙江东部地区。
  • 一家叔侄兄弟:指一家人中的叔父、侄子、兄弟等。
  • 取俊棘围中:指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选拔英才。
  • 雁荡:山名,在浙江省。
  • 秀分灵嶂:指山峰秀丽,如同灵秀的屏障。
  • 蟾阙:指月宫,比喻高远的地方。
  • 香熏老桂:指桂树散发出的香气,老桂比喻有学问的老人。
  • 文燄烂摩空:形容文采灿烂,照耀天空。
  • 讲鼓震铅阜:形容讲学的声音响亮,震动山岳。
  • 户屦蔼儒风:指家中充满了儒家的风气。
  • 一角麟:比喻杰出的人才。
  • 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 九和弓:指弓箭,比喻武艺。
  • 人材超伟:指人才卓越。
  • 紫阳翁:指朱熹,宋代著名理学家。
  • 洪钟待叩:比喻等待被发现或被利用。
  • 征鞍:指出征时所用的马鞍,比喻出征或远行。
  • 多士诵成功:指众多士人颂扬其成功。
  • 射策大明宫:指在大明宫中进行射箭和策论的考试。

翻译

在东鲁圣人孔子之后,学术流派传播到了浙江东部。一家人中的叔父、侄子、兄弟等,都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被选拔为英才。雁荡山的山峰秀丽如灵秀的屏障,月宫中的老桂树散发着香气,文采灿烂照耀天空。讲学的声音响亮,震动山岳,家中充满了儒家的风气。

杰出的人才如同麟角,有才能的人如同千里马,武艺高强如同九和弓。这样的人才超越常人,其道学出自朱熹。等待被发现或被利用,便跨上征鞍归去,众多士人颂扬其成功。再次踏上通往京城的道路,在大明宫中进行射箭和策论的考试。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浙江东部地区的学术氛围和人才辈出的景象。通过描绘雁荡山的秀丽、月宫的香气、文采的灿烂等意象,展现了当地文化的繁荣。同时,通过对杰出人才的比喻和对其道学渊源的提及,表达了对这些人才的敬仰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整首词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文化和人才的热爱与推崇。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

陶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