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岩道中和郭司谏

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 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 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踪:行踪不定,四处漂泊。
  • 乘槎:乘坐竹筏或木筏,这里比喻旅行。
  • 揽辔:拉住马缰,指骑马。
  • 晨暾:早晨的阳光。
  •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情感。
  • 鴃舌:鸟鸣声,比喻难懂的语言。

翻译

早晨踏足西坡,傍晚又回到东方,我的行踪如同浮云一般不定。 乘坐竹筏似乎已经滞留了三个月,骑马则真正经历了万重山峰。 夜雾半开,晴天带着雨意,清晨的阳光初现,雾气中透出红色。 做官的心情并不厌倦长时间的停留,近年来,那些难懂的语言也渐渐能听懂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的生活状态,通过“朝踏西坡暮复东”和“浮踪无定与云同”表达了行踪不定的漂泊感。诗中“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展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后两句“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则巧妙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和清晨的美景。最后两句“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适应和对异乡语言的逐渐理解,体现了诗人在外游宦的心境变化。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