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泾

予方任疏慵,地僻即所好。 江流背村落,偶往心已嫪。 田家相去远,岑寂且纵傲。 出户手先筇,见人头未帽。 南泾有渔父,往往携稚造。 问其所以渔,对我真蹈道。 我初簎鱼鳖,童丱至于耄。 窟穴与生成,自然通壶奥。 孜孜戒吾属,天物不可暴。 大小参去留,候其孳养报。 终朝获鱼利,鱼亦未常耗。 同覆天地中,违仁辜覆焘。 余观为政者,此意谅难到。 民皆死搜求,莫肯兴悯悼。 今年川泽旱,前岁山源潦。 牒诉已盈庭,闻之类禽噪。 譬如死鸡鹜,岂不容乳抱。 孟子讥宋人,非其揠苗躁。 吾嘉渔父旨,雅叶贤哲操。 倘遇采诗官,斯文诚敢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疏慵(shū yōng):懒散不拘。
  • (lào):留恋。
  • 岑寂(cén jì):寂静。
  • 纵傲(zòng ào):放纵骄傲。
  • (qióng):一种竹子,这里指竹杖。
  • (cè):刺取。
  • 童丱(tóng guàn):童年。
  • (mào):老年。
  • 壶奥(hú ào):深奥之处。
  • 孳养(zī yǎng):繁殖养育。
  • 覆焘(fù dào):覆盖。
  • 牒诉(dié sù):诉讼文书。
  • 禽噪(qín zào):鸟叫声。
  • 揠苗(yà miáo):拔苗助长。

翻译

我性格懒散不拘,喜欢偏僻的地方。江水背对着村落,偶尔前往便心生留恋。田家相隔甚远,寂静中我放纵自己的骄傲。出门时手拿竹杖,见人时头未戴帽。南泾有位渔父,常常带着孩子前来。问他为何捕鱼,他回答这是真正的道。我从小到大都在捕鱼,从童年到老年。鱼穴与生存之道,自然通晓其深奥。我告诫自己,不可暴殄天物。大小鱼儿去留有度,等待它们繁衍生息。整天捕鱼获利,鱼儿也未曾减少。我们共同存在于天地间,违背仁义则辜负了天地的覆盖。我看那些为政者,这种心思难以达到。百姓都在拼命搜求,没有人肯同情哀悼。今年河流干旱,前年山源泛滥。诉讼文书已堆满庭,听到这些如同鸟叫声。就像死去的鸡鸭,难道不允许它们繁衍后代吗?孟子批评宋人,不是因为他们拔苗助长。我赞美渔父的旨意,符合贤哲的操守。倘若遇到采诗官,我这篇诗文真敢呈上。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诗中,诗人通过对渔父的描绘,展现了一种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活态度。他批评了那些不顾自然规律、过度索取的行为,并通过对渔父的赞美,表达了对和谐共生的向往。诗人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怀,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陆龟蒙

陆龟蒙

陆龟蒙,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苏州)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今甪直镇),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