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妃怨

· 陈羽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九山沈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湘妃怨:指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因思念舜帝而哭泣,泪水染竹成斑,后世称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五帝之一。
  • (xǐng):察看,巡视。
  • 蛮陬(zōu):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
  • 南巡:指舜帝南巡。
  • 逸游:闲适游玩。
  • 九山:泛指众多的山。
  • (chén):同“沉”,沉没。
  • 二女:指娥皇和女英。
  • 沧洲:水边,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
  • 目极:极目远望。
  • 楚云:楚地的云,这里指湖南一带的天空。
  • 湘水:即湘江,流经湖南。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传说中湘妃曾鼓瑟以抒发哀思。
  • 咽绝:形容极度悲伤,泣不成声。

翻译

舜帝想要巡视边远的蛮族地区,南巡并非为了闲适游玩。 众多的山峦在白日下沉,二位妃子在沧洲边哭泣。 极目远望,楚地的云似乎都已断绝,恨意随着湘江水流淌。 至今仍能听到湘妃鼓瑟的声音,那悲切的哭泣声让人难以承受其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舜帝南巡的情景,以及湘妃因思念而哭泣的悲切情感。诗中通过“九山沈白日”和“二女泣沧洲”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织。后两句“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则巧妙地运用了楚云和湘水的意象,表达了湘妃无尽的哀思和恨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湘妃怨的主题。

陈羽

唐吴郡吴县人。德宗贞元八年进士。官东宫卫佐。工诗。有集。 ► 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