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桃源:指传说中的桃花源,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之地。
- 渔父:渔夫,这里指与诗人一同游历的人。
- 仙舟:比喻船只,如同仙人所乘。
- 洞里:指桃源中的洞穴,暗喻隐居之地。
- 湘女泪:湘水女神的泪水,比喻露珠。
- 息妫:古代美女,这里比喻桃花。
- 五陵公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 香风:指桃花的香气。
翻译
曾经我像是在桃花源中自由自在地游玩,也和渔夫一起乘着仙舟漂流。 大家都说洞里的千株桃花很美,但我觉得还是比不上庭院前那一棵幽静的桃花树。 带着露珠的桃花像是湘水女神垂下的泪水,静静无言的桃花像是陪伴着息妫的忧愁。 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们春天里总是有很多遗憾,不要让桃花的香气引诱他们上酒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桃花的深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桃源”和“渔父”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而“庭前一树幽”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幽静生活的偏爱。后两句通过“湘女泪”和“息妫愁”的比喻,赋予了桃花以情感和生命,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结尾的“五陵公子”与“香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离和对自然之美的珍视。

韦庄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诗人。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迹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写有长篇歌行《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时为王建掌书记,蜀开国制度皆庄所定,官至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于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谥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