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锡圭仍拜下,分命遂居东。
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副相:尚书的别称。
- 春卿:指礼部尚书。这里蒋尚书兼御史大夫,用“春卿”突出其身份尊崇 。
- ****锡圭(xī guī):古代诸侯朝天子时,天子赐以珪瓒 。“锡”通“赐”,赐予。“圭”是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 。
- 分命:受帝王分付的使命。
- ****旆(pèi):旗帜。
- ****铙(náo):古代军中乐器,像铃铛,但没有舌。
- 金谷:金谷园,晋代石崇的别墅,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 德阳宫:东汉宫殿名,在洛阳。这里借指洛阳的宫殿。
- 周召:周公旦和召公奭,两人都是周朝的贤相。
翻译
蒋尚书身为副相威名远扬,作为掌管礼乐的春卿备受尊崇。他受天子赐予珪瓒后拜谢圣恩,然后奉命前往东边洛阳担任留守。 高高的军旗在秋日里翻动,清晰的铙声在微风中传来。金谷园里的树上蝉声稀少,德阳宫四处长满了青草。他用儒家的勤俭之道教化众人,军队依靠着强大的武库作为后盾。谁说在千年之后,只有周公和召公才是贤能的公卿,如今蒋尚书也同样杰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蒋尚书前往东都洛阳担任留守时所作的送别诗。 开篇两句通过“威名重”“礼乐崇”直接点明蒋尚书身份地位之高,为全诗奠定了尊崇夸赞的基调。诗中“锡圭仍拜下,分命遂居东”两句叙事,交代蒋尚书因受天子之命而前往洛阳任职。“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描写送别的场景,军旗翻动、铙声悠扬,既有画面感又营造出庄重的氛围。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描绘洛阳之地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开阔的意境,暗示洛阳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则从教化和军事两个方面高度赞扬蒋尚书治理东都的能力和智慧。最后两句以反问形式作结,将蒋尚书与古代贤相周公旦、召公奭相提并论,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蒋尚书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典雅,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任职的祝福,也对友人能力德行给予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