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
天外倚来秋水刃,海心飞上白龙绡。
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
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
水中蚕绪缠苍壁,日里虹精挂绛霄。
寒漱绿阴仙桂老,碎流红艳野桃夭。
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
急恐划分青嶂骨,久应䙀裂翠微腰。
濯缨便可讥渔父,洗耳还宜傲帝尧。
林际猿猱偏得饭,岸边乌鹊拟为桥。
赤城未到诗先寄,庐阜曾游梦已遥。
数夜积霖声更远,郡楼欹枕听良宵。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浣:指火浣布,石棉布的古称。
- 山椒:山顶。
- 惊虹:形容瀑布如令人惊奇的彩虹。
- 秋水刃:形容像秋水般明亮的刀刃。
- 白龙绡: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比喻瀑布像白龙舞动的绡。
- 云根:深山云起之处。
- 蚕绪:像蚕吐丝般的头绪。
- 虹精:虹的精气。
- 练:白色的绢。
- 䙀(bāng):同“帮”,这里指连接、贴合。
- 濯缨:洗濯冠缨。
- 渔父:捕鱼的老人。
- 赤城:山名。
- 庐阜:庐山。
翻译
瀑布的名声与火浣布等同漫溢山顶,是谁把那令人惊奇的彩虹挂成了一条。从天边斜倚过来如秋水明亮的刀刃,又似从海心飞上来白龙舞动的绡。农民为田地凿断了云起之处引来水,僧人在园圃中穿通让竹影得以浇灌。喷水如烟雾般轻飘弥漫,溅到山崖如雨水般清冷潇潇。水中像蚕吐丝般缠在苍绿的石壁上,白日里虹的精气挂在绛红色的云霄。寒冷的水在绿阴中冲洗着老仙桂,碎散的流水让红艳的野桃花更显夭艳。千寻白色的绢好像长久存在,六出的雪花在夏日便会消融。着急地恐怕要分割青山的骨架,时间久了应该会贴合裂开青翠山的山腰。洗濯冠缨便可以讥笑渔父,清洗耳朵还适宜傲视帝尧。林边的猿猴偏能得到饭食,岸边的乌鹊打算成为搭桥。还没到赤城山先写诗寄情,曾经游览庐山的梦已遥远。连续几夜蓄积的雨声响得更遥远,在郡楼斜靠着枕头聆听这美好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泉山瀑布的壮观景象和周边景色。全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如将瀑布比作火浣布、惊虹、秋水刃、白龙绡等,使其更加形象化。描述瀑布的形态、气势、动态等方面都极具表现力,如“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描绘了瀑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引发的一些联想和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融入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情感,是一首意境优美、描绘细致的咏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