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瀑布冰折

· 马戴
万仞冰峭折,寒声投白云。 光摇山月堕,我向石床闻。
拼音

所属合集

#瀑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仞:形容极高或极深。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等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 寒声:寒冷的声音。
  • 石床:石头床。

翻译

极高的冰崖峭壁折断了,寒冷的声音投入到白云之中。光芒摇曳使得山月好像要坠落下来,我是在石床上听到这一切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瀑布冰折的壮观景象和独特氛围。“万仞冰峭折”从视觉上体现了冰崖的高耸险峻和冰折的震撼,“寒声投白云”从听觉上渲染出清冷的意境。“光摇山月堕”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奇妙的动态感,给人无限遐想。最后一句说明诗人所处位置,从侧面反映出他对这一景象的专注倾听。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冷、寂静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氛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马戴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