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炼师祷雨
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
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下为群生扫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群。
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飙吹旗紫坛暮。
书入重关虎豹开,璧沉古井蛟龙护。
须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应无禾。
祠官空为大雩舞,觋女羞作迎神歌。
明朝师归定何许,云里悬珠火如黍。
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炼师:对道士的尊称。
- 寥廓:指天空。
- 海田枯:比喻旱情严重,田地干涸如海。
- 黄尘:黄色的尘土。
- 茅长君:指茅山派的长老或高人。
- 旱沴:旱灾。
- 雨工:传说中掌管降雨的神灵。
- 阴雷:隐隐的雷声。
- 灵飙:神风。
- 紫坛:指道教的祭坛。
- 甘澍:及时的雨。
- 大雩舞:古代求雨的祭祀舞蹈。
- 觋女:女巫。
- 悬珠:悬挂的珍珠,比喻雨滴。
- 天瓢:神话中天上的瓢,能倒出雨水。
- 洗兵雨:指能使战士洗去尘土,振奋精神的雨。
翻译
一位白发苍苍的道士骑着一只鹤,手持青莲花从天空中降临。人间再次见到田地干涸如海,十丈高的黄尘覆盖了城郭。
这位道士曾侍奉茅山派的长老,能驱使鬼神呼风唤雨。他下凡为众生消除旱灾,雨神驱赶着雨云如同羊群。
隐隐的雷声填满了天空,似乎天都要发怒,神风吹动着旗帜在紫色的祭坛上。书信送入重关,虎豹为之开启,玉璧沉入古井,蛟龙守护。
不久,一场及时的雨滂沱而下,如果没有这场雨,十天不下雨,庄稼将无法生长。祠官空自跳着大雩舞,女巫羞于唱迎神歌。
第二天,道士归来,不知他身在何处,云中悬挂的珍珠般的雨滴,火光如黍。更请他在夜晚起身,手持天上的瓢,翻转过来,为东南方带来洗涤兵器的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士祈雨的神奇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道士驱使鬼神、呼风唤雨的超凡能力。诗中运用了大量的道教神话元素,如茅山派、雨神、蛟龙等,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壮观的祈雨仪式。通过对旱灾和祈雨过程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及时雨的渴望和对道士法力的赞美。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