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原九曲九首

· 高启
入江水稍决,霜降未可涉。 颇闻往来人,出门即舟楫。 前飞惊鹭远,下饮垂猱倢。 何处问兴公,风吹赤棠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原:地名,今浙江省嵊州市剡源镇。
  •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天气开始变冷,霜开始出现。
  • :徒步过水。
  • 舟楫:船只。
  • 惊鹭:受惊的鹭鸟。
  • 垂猱:垂吊的猿猴。
  • :敏捷。
  • 兴公:指东晋文学家谢安,字安石,号兴公。
  • 赤棠:一种植物,又称红叶李。

翻译

流入江中的水刚刚有些决口,霜降时节还未可以徒步过河。 我听说来往的人们,出门便要乘船。 前方飞起的惊鹭飞得很远,下方的猿猴垂吊着敏捷地饮水。 此时此刻,我该去何处寻找兴公呢?只有风吹动着赤棠的叶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剡原秋日的景象,通过“霜降未可涉”和“颇闻往来人,出门即舟楫”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变化。诗中“前飞惊鹭远,下饮垂猱倢”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而结尾的“何处问兴公,风吹赤棠叶”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思古之情和孤寂之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往昔的怀念。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