剡原九曲九首

· 高启
欲知溪流长,百转来越峤。 舟行安能极,岚路入斜照。 清景不足娱,昔人岂辞诏。 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剡原: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嵊州市。
  • 九曲:形容河流曲折多弯。
  • (qiáo):山尖而高。
  • :到达尽头。
  • 岚路:被雾气笼罩的山路。
  • 斜照:斜阳的照射。
  • 清景:清幽的景色。
  • 辞诏:拒绝皇帝的诏令,指隐居不仕。
  • 石砚:石头制成的砚台,用于磨墨书写。
  • 遗庙:古代留下的庙宇。

翻译

想要知道这条溪流有多长,它蜿蜒曲折地穿越了百转千回的山峦。 舟行其中怎能到达尽头,山间的雾气中斜阳洒下光影。 这样的清幽景色难道不足以让人愉悦吗?古人又怎会拒绝皇帝的诏令而选择隐居呢? 那石砚已经久未有人磨墨,空旷的林间封闭着古老的庙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剡原溪流的曲折与深远,以及沿途的清幽景色。通过“百转来越峤”和“舟行安能极”的描绘,展现了溪流的绵长与曲折,以及舟行其中的无尽感。后句“岚路入斜照”则以斜阳的光影点缀山间雾气,增添了景色的诗意。结尾的“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则透露出一种时光流转、古迹荒凉的感慨,引发读者对历史与自然的深思。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