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三首

· 陆深
茂苑长洲东复东,江天淼淼夜含风。 谁家吹笛关山里,几处征衣捣练中。 雁字未成云又合,鱼书欲寄路难通。 不知宋玉才多少,只赋悲秋已自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茂苑:指苏州,因其园林众多而得名。
  • 长洲:苏州的一个古地名。
  • 淼淼(miǎo miǎo):形容水势浩大,广阔无边。
  • 关山:泛指边塞之地。
  • 征衣:指出征或远行时所穿的衣服。
  • 捣练:古代洗衣方式,用木棒敲打衣物以去污。
  • 雁字:指雁群飞行的队形,常被比喻为书信。
  • 鱼书:古代书信的别称,因古人常将书信藏于鱼腹中传递。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 :精巧,这里指文笔高超。

翻译

苏州的茂苑和长洲向东延伸,江天之间夜色中蕴含着微风。 不知是谁在边塞之地吹起了笛子,又有几处在捣练着远行人的衣裳。 雁群还未形成书信的队形,云层又重新聚合,想要寄出的书信却因路途艰难而无法送达。 不知宋玉的才华有多高,仅凭他那篇《九辩》悲秋的赋文,就已经显示出了他文笔的高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夜江边的景象,通过“茂苑长洲”、“江天淼淼”等意象展现了广阔的自然空间。诗中“吹笛关山”、“征衣捣练”等细节,透露出边塞的孤寂与远行的艰辛。后两句以雁群和鱼书为喻,表达了书信难通的无奈。结尾提及宋玉的悲秋赋,既是对前人文学才华的赞誉,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秋意的深刻感受和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和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