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洪
青山夭矫如渴龙,堕地直走河流东。
岸崩谷应气犹怒,其下必有鼋鼍宫。
舟人估客尽回首,篙师舵手俱神工。
人言大险亦大胜,如此江山须画中。
宣尼南游鬼物出,伯禹东导神灵通。
天地何心世多故,刘项曹吕皆豪雄。
圣皇恃德不恃险,万里衽席歌同风。
我来其间正初夏,片帆遥映斜阳红。
风幡前麾影接岸,水槛下视波连空。
肩舆十里据高坐,始信静处观无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夭矫(yāo jiǎo):形容山势曲折蜿蜒。
- 鼋鼍(yuán tuó):古代传说中的大龟和鳄鱼。
- 估客:商人。
- 篙师:撑船的人。
- 舵手:掌舵的人。
- 宣尼:指孔子。
- 伯禹:指大禹。
- 衽席:床席,比喻安逸的生活。
- 肩舆:轿子。
翻译
青山曲折蜿蜒,如同渴望的龙,坠地后直奔河流的东边。岸边崩塌,谷中回响,气势依旧凶猛,其下必然藏有巨大的龟鳄之宫。船上的商人和船夫都回首观望,撑船的和掌舵的都展现出非凡的技艺。人们说这里既危险又壮观,这样的江山应当被画入画中。孔子南游时鬼怪出现,大禹向东疏导时神灵相通。天地无心,世间多变,刘邦、项羽、曹操、吕布都是豪杰。圣明的皇帝依靠德行而非险要,万里之内人们安享同风之歌。我来到这里时正值初夏,一片帆影在斜阳中映红。风幡在前方挥舞,影子与岸边相连,水槛下望,波涛与天空相接。坐在轿子上行了十里,高处静观,方知静观之下世界无穷。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山水为背景,描绘了吕梁洪的险峻与壮美。诗中,“青山夭矫如渴龙”等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水的气势,而“舟人估客尽回首”则反映了人们对这片自然奇观的敬畏与赞叹。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社会变迁和历史英雄的感慨。最后,诗人通过“圣皇恃德不恃险”一句,表达了对德治社会的向往和对和平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