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游岑公祠

· 陆深
石门泉窦境尤奇,紫晕苍痕雨更宜。 信有神仙住人世,何妨游宦向天涯。 盘崖一线通银汉,滴乳千年长玉芝。 流水高山俱望眼,柳条花萼系春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泉窦(quán dòu):泉水的出口。
  • 紫晕(zǐ yūn):紫色的光晕,这里形容山石在雨后的色彩。
  • 苍痕(cāng hén):苍翠的痕迹,指山石上的苔藓或雨后的水痕。
  • 游宦(yóu huàn):指在外地做官或游历。
  • 银汉(yín hàn):银河,这里比喻高远的天空。
  • 滴乳(dī rǔ):钟乳石,因形似滴下的乳汁而得名。
  • 玉芝(yù zhī):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比喻钟乳石。
  • 流水高山:指自然风景,也常用来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艺术。
  • 花萼(huā è):花的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花瓣下方,保护花蕾。

翻译

石门处的泉水出口景色尤为奇异,紫色的光晕和苍翠的痕迹在雨后更显适宜。 确实有神仙居住在这人世间,为何不放心去天涯海角游历做官呢? 山崖上的一条小径仿佛通向银河,千年的钟乳石像玉芝一样生长。 流水和高山都是让人远望的景致,柳条和花萼则牵动着春天的思念。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雨后的岑公祠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通过“石门泉窦”、“紫晕苍痕”等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后的山景之美。诗中“信有神仙住人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叹,仿佛这些美景是由神仙所创造。后句“何妨游宦向天涯”则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官场,也不忘欣赏自然之美,追求心灵的自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