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妇歌

· 陆深
忆昔敌人犯边日,先皇赫怒挥鈇锧。苍天深意在戢兵,六龙暂驻阴山跸。 古来胜负兵家常,土木之变悲莫当。忠臣孝子毕誓死,长缨徒手系名王。 维时张公忠勇士,肉骨藁葬蛮荒耳。陨星莫想诸葛生,落日雕戈挥不起。 中闺裁罢寄征衣,征衣一寄不曾归。东海深深精卫苦,九疑泪尽山成围。 折钗分镜甘独守,寒影遗孤成左右。红颜白发须臾间,长夜玄堂重执手。 遗孤无怙亦无恃,期以功勋光后祀。星联八座位中丞,重译威敷雪前耻。 谁云纲常一日无,呜呼忠臣为君贞妇夫,凭轩涕泗声呜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鈇锧(fū zhì):古代的刑具,斧头和砧板,这里指代刑罚或战争的工具。
  • 六龙:古代传说中天子的座驾,由六匹龙马牵引。
  • 阴山:古代中国北方的山脉,常用来指代边疆地区。
  • (bì):古代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以保证安全。
  • 土木之变:指明朝英宗被俘的事件,即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
  • 长缨:长绳,这里比喻束缚或控制。
  • 肉骨藁葬:指将尸体草草埋葬,形容战死沙场的士兵。
  • 蛮荒:指边远未开化的地区。
  • 陨星:坠落的星星,比喻重要人物的死亡。
  • 诸葛: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智慧和忠诚的象征。
  • 雕戈: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指战争。
  • 中闺:指家中妇女的居室,这里指妇女。
  • 精卫: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鸟,曾试图填海,比喻不屈不挠的精神。
  • 九疑:山名,位于今湖南省,这里可能指妇女的哀思。
  • 折钗分镜:古代妇女的习俗,折断钗子,分开镜子,表示决心不再嫁人。
  • 无怙亦无恃:没有依靠,没有依赖。
  • 星联八座:指高官显贵。
  • 重译:指翻译,这里可能指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 威敷:威风凛凛的样子。
  • 雪前耻:洗刷以前的耻辱。
  • 纲常:指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 贞妇:指忠贞不渝的妇女。
  • 凭轩:依靠在窗台上。
  • 涕泗:眼泪和鼻涕,表示悲伤。

翻译

回忆起敌人侵犯边疆的日子,先皇愤怒地挥动刑具。苍天有意让战争停息,天子的座驾暂时停留在阴山边。 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土木堡之变带来的悲伤无法承受。忠臣孝子们都誓死抵抗,即使徒手也要用长绳束缚住敌人的名将。 那时张公是忠诚勇敢的战士,但最终只是草草埋葬在边远的荒地。陨落的星星不再期望诸葛亮的再生,落日的战争之戈也无法挥动。 家中的妇女已经裁制好寄给征人的衣服,但征衣一寄出,他再也没有回来。东海深处的精卫鸟苦苦填海,九疑山的泪水已经流尽,山峦似乎也因此而围成一圈。 她折断钗子,分开镜子,甘愿独自守候,寒冷的影子和遗孤成为她的左右。红颜白发转瞬即逝,长夜中她在玄堂重新握住他的手。 遗孤没有依靠,也没有依赖,她期望他的功勋能光耀后世。星光联结着八座高官,通过外交手段洗刷了前耻,威风凛凛。 谁说社会伦理道德会有一天的缺失,啊,忠臣为君,贞妇为夫,我依靠在窗台上,泪水和鼻涕声声悲鸣。

赏析

这首作品《节妇歌》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忠臣节妇的坚贞,展现了明朝时期边疆的动荡和人民的牺牲。诗中,“土木之变”和“长缨徒手系名王”等句,深刻反映了历史的悲壮和忠臣的决心。同时,通过“折钗分镜甘独守”等句,描绘了节妇的坚贞不渝和对家庭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重,意境深远,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忠贞精神的颂扬。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