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

六渠香水泻胭脂,绘梦题春事亦痴。 赋罢额川遗枕夜,歌残金谷堕楼时。 飘霜顿压明妃冢,折玉徒存幼妇碑。 狼藉冶愁驱不尽,又随花恨到双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渠:指六条水渠,这里可能指水道纵横的地方。
  • 香水:指带有香气的河水。
  • 泻胭脂:形容落花如胭脂般红艳,随水流泻。
  • 绘梦题春:描绘春天的梦境,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 额川遗枕:额川,地名,遗枕可能指留下的枕头,这里可能指离别或梦境。
  • 金谷堕楼:金谷,地名,堕楼指女子跳楼自杀,这里可能指悲剧。
  • 飘霜:指霜降,比喻岁月无情。
  • 明妃冢:指明妃的坟墓,明妃指王昭君。
  • 折玉:折断的玉,比喻美好的事物被破坏。
  • 幼妇碑:指少女的墓碑,幼妇指年轻的女子。
  • 狼藉:杂乱无章的样子。
  • 冶愁:指忧愁。

翻译

六条水渠中,香水般的河水带着落花如胭脂般红艳,流泻而下,描绘着春天的梦境,题写着春天的痴情。赋诗之后,仿佛留下了额川的枕头,梦中的离别;歌唱之后,如同金谷的女子跳楼,悲剧的时刻。飘落的霜花压在明妃的坟墓上,折断的玉片徒然留在幼妇的墓碑旁。杂乱无章的忧愁驱赶不尽,又随着花儿的恨意,爬上了双眉。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落花随水流泻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香水泻胭脂”、“飘霜顿压明妃冢”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悲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