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朝寄友人

九十春光半已销,几堪离索鬓丝凋。 烟深楚塞愆榆火,露拂吴堤变柳条。 海燕有情先社至,逵鸿无虑报书遥。 采芳南国乌衣客,蹀躞桃花锦障骄。
拼音

所属合集

#花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花朝:指花开的早晨,也泛指春天。
  • 九十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时光,九十天。
  • 离索:离别时的孤独和思念。
  • 鬓丝凋:形容因忧愁而头发变白。
  • 楚塞:楚国的边塞,泛指楚地。
  • 愆榆火:愆(qiān),错过;榆火,古代指春天的火,这里指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 吴堤:吴地的堤岸,泛指吴地。
  • 变柳条:指柳树的枝条随着季节变化,象征时光的流逝。
  • 海燕:指燕子,因其常在海边筑巢而得名。
  • 先社至:社,指春社,古代春季节日;至,到来。
  • 逵鸿:逵(kuí),大路;鸿,大雁。
  • 报书遥:指远方传来的书信。
  • 乌衣客:指穿着黑衣的客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友人。
  • 蹀躞:蹀(dié),小步行走;躞(xiè),小步快走。
  • 桃花锦障:形容桃花盛开如锦,形成美丽的屏障。

翻译

春天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半,离别的孤独让我鬓发斑白。楚地的边塞错过了春天的火,吴地的堤岸上柳枝随季节变化。海燕带着情感随着春社到来,大雁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远方的书信传来。穿着黑衣的客人在南国采花,小步快走在桃花盛开如锦的路上,显得格外骄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景象,通过“九十春光半已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烟深楚塞愆榆火,露拂吴堤变柳条”巧妙地运用地理名词,抒发了对错过春天美好时光的遗憾。后联通过“海燕”、“逵鸿”等自然意象,以及“乌衣客”在桃花盛开中的形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和友情的珍视。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