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保坟

茂陵哀诏宠光并,少保祠宫仰盛明。 折简尚闻胡骑窜,断垣俄见野蒿盈。 中兴筹策悬霄汉,宗社匡扶仗老成。 最是岳坟遥在望,东来涕泪不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指代汉武帝。
  • 哀诏:指皇帝去世后发布的诏书。
  • 宠光:指皇帝的恩宠和荣耀。
  • 祠宫:供奉神灵或祖先的庙宇。
  • 折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这里指书信或文件。
  • 胡骑:指北方的游牧民族的骑兵。
  • :逃跑,流窜。
  • 断垣:倒塌的墙壁。
  • 野蒿:野生的蒿草。
  • 筹策:计划,策略。
  • 霄汉:天空,比喻高远。
  • 宗社:国家的宗庙和社稷,指国家。
  • 匡扶:扶持,帮助。
  • 老成:经验丰富,稳重成熟。
  • 岳坟:指岳飞的墓。
  • 东来:从东方来,这里可能指作者从东方来到岳坟所在地。
  • 涕泪:眼泪。
  • 不胜情:无法抑制的情感。

翻译

汉武帝的陵墓传来了哀痛的诏书,少保的祠庙让人仰望其辉煌。 听说还有书信传来,胡人的骑兵正在逃窜,而断壁残垣间,野蒿已经长满。 中兴的策略高悬于天际,国家的扶持依靠着经验丰富的老臣。 尤其是岳飞的坟墓遥遥在望,从东方来到这里,我的眼泪无法抑制,情感难以自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陵墓和少保祠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折简尚闻胡骑窜”一句,反映了当时边疆的动荡局势,而“中兴筹策悬霄汉”则展现了对国家复兴的期望。结尾处的“东来涕泪不胜情”,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哀思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厚意。

崔光玉

崔光玉,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四年(一五七六)举人。官通判。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