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驾亲祀方丘选射斋宫奉次御制韵

· 高启
奠壁方坛晓祝釐,豹竿风动从灵祗。 献符多士歌昌运,扈跸诸蕃睹盛仪。 郊射贯侯初复古,汾祠获鼎未云奇。 山川效静年多谷,神答皇心定有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奠壁方坛:在方形的祭坛上放置玉璧,进行祭祀。
  • 晓祝釐:清晨进行祈祷祝福。
  • 豹竿:指装饰有豹皮的旗杆,象征威严。
  • 灵祗:神灵。
  • 献符多士:众多士人献上符瑞,表示吉祥。
  • 歌昌运:歌颂国家的繁荣昌盛。
  • 扈跸:随从帝王出行。
  • 诸蕃:各藩属国或部落。
  • 盛仪:盛大的仪式。
  • 郊射贯侯:古代的一种射箭仪式,贯侯是射中的目标。
  • 复古:恢复古代的仪式。
  • 汾祠:在汾水边进行的祭祀。
  • 获鼎:获得象征权威的鼎。
  • 未云奇:并不稀奇。
  • 山川效静:山川显得宁静,象征国家安定。
  • 年多谷:年成丰收。
  • 神答皇心:神灵回应皇帝的心愿。
  • 定有期:必定会有回应的时刻。

翻译

在清晨的方坛上放置玉璧,进行祭祀祈祷,装饰有豹皮的旗杆在风中飘动,仿佛神灵也在参与。众多士人献上吉祥的符瑞,歌颂国家的繁荣昌盛,随从帝王出行的各藩属国或部落见证了这盛大的仪式。古代的射箭仪式得以恢复,而在汾水边祭祀时获得的鼎并不算稀奇。山川显得宁静,预示着国家将迎来丰收之年,神灵必定会在某个时刻回应皇帝的心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亲自参与祭祀的盛大场景,通过“奠壁方坛”、“豹竿风动”等细节生动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秘。诗中“献符多士歌昌运”和“扈跸诸蕃睹盛仪”表达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和藩属国的敬仰。结尾的“山川效静年多谷,神答皇心定有期”则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辉煌与皇帝的威严。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