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奠壁方坛:在方形的祭坛上放置玉璧,进行祭祀。
- 晓祝釐:清晨进行祈祷祝福。
- 豹竿:指装饰有豹皮的旗杆,象征威严。
- 灵祗:神灵。
- 献符多士:众多士人献上符瑞,表示吉祥。
- 歌昌运:歌颂国家的繁荣昌盛。
- 扈跸:随从帝王出行。
- 诸蕃:各藩属国或部落。
- 盛仪:盛大的仪式。
- 郊射贯侯:古代的一种射箭仪式,贯侯是射中的目标。
- 复古:恢复古代的仪式。
- 汾祠:在汾水边进行的祭祀。
- 获鼎:获得象征权威的鼎。
- 未云奇:并不稀奇。
- 山川效静:山川显得宁静,象征国家安定。
- 年多谷:年成丰收。
- 神答皇心:神灵回应皇帝的心愿。
- 定有期:必定会有回应的时刻。
翻译
在清晨的方坛上放置玉璧,进行祭祀祈祷,装饰有豹皮的旗杆在风中飘动,仿佛神灵也在参与。众多士人献上吉祥的符瑞,歌颂国家的繁荣昌盛,随从帝王出行的各藩属国或部落见证了这盛大的仪式。古代的射箭仪式得以恢复,而在汾水边祭祀时获得的鼎并不算稀奇。山川显得宁静,预示着国家将迎来丰收之年,神灵必定会在某个时刻回应皇帝的心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亲自参与祭祀的盛大场景,通过“奠壁方坛”、“豹竿风动”等细节生动展现了祭祀的庄严与神秘。诗中“献符多士歌昌运”和“扈跸诸蕃睹盛仪”表达了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和藩属国的敬仰。结尾的“山川效静年多谷,神答皇心定有期”则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美好愿景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辉煌与皇帝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