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张氏江馆

· 高启
极浦荒云一棹行,远投江馆驻宵程。 客中得酒衔悲喜,乱后逢人说死生。 木叶未空寒鸟聚,海潮欲上曙鸡鸣。 政怜此地无惊扰,归梦如何又入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浦:遥远的水边。
  • 荒云:指云层稀薄,显得荒凉。
  • 一棹行:一桨划行,形容船行。
  • 宵程:夜晚的行程。
  • 衔悲喜:心中同时怀有悲伤和喜悦。
  • 乱后:战乱之后。
  • 逢人:遇到人。
  • 木叶未空:树叶还未落尽。
  • 寒鸟聚:寒冷的鸟儿聚集。
  • 海潮欲上:海潮即将上涨。
  • 曙鸡鸣:黎明时分的鸡鸣。
  • 政怜:正怜,正感到怜悯。
  • 无惊扰:没有受到惊扰。
  • 归梦:回家的梦。

翻译

在遥远的水边,云层稀薄显得荒凉,我独自划着船前行,夜晚投宿在江边的客栈。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酒中夹杂着悲喜交加的情绪,战乱之后遇到人便谈论生死。树叶还未完全落尽,寒冷的鸟儿聚集在一起,海潮即将上涨,黎明时分的鸡鸣声响起。正感到怜悯这里没有受到惊扰,为何我的梦境却又回到了城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战乱后夜晚投宿江馆的所见所感。通过“荒云”、“寒鸟”、“海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诗中“客中得酒衔悲喜,乱后逢人说死生”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生死的深刻思考。结尾“政怜此地无惊扰,归梦如何又入城”则透露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纷扰世界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