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六首

· 高启
江水出峡过夔州,长流直到海东头。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
拼音

所属合集

#竹枝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夔州:古地名,今重庆市奉节县一带。
  • 长流:长长的河流。
  • 海东头:海的东边尽头,这里指长江最终流入东海的地方。
  • :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这里指诗中的女子思念的男子。
  • 应教:应该使得。

翻译

江水从峡谷流出,经过夔州,一路长流直抵海的东边尽头。如果郎君有一天思念家乡,应该使得江水也能倒流回西边。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江水从夔州流向东海的景象,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深切思念和期盼。诗中“郎应若有思家日,应教江水复西流”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夸张和想象,表达了女子希望情郎能够像江水西流一样,回到自己的身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高启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