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太行而西多土垄层复风物都澹泊自沁北行溪山间始见梨花道傍杂卉红紫斑斑时四月二日也慨然有怀京国旧游

· 陆深
一路寻春何处寻,山中春色夏初临。 依微杨柳风无力,惆怅梨花月有阴。 陶穴尚存三代制,耦耕应抱古人心。 旧游忽忆怜芳事,云路西南隔上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dù):经过。
  • 澹泊(dàn bó):淡泊,不追求名利。
  • 依微:隐约,不明显。
  • 陶穴:古代的一种居住形式,指窑洞。
  • 耦耕:古代的一种耕作方式,两人并肩耕作。
  • 上林:指皇家园林,这里泛指京城。

翻译

一路寻找春天的踪迹,却不知该去何处寻觅,山中的春色似乎在初夏才刚刚降临。 微风中杨柳依稀可见,显得无力,梨花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惆怅。 古老的窑洞还保留着三代的建筑风格,两人并肩耕作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古人的心境。 忽然想起旧日在京城的游玩,对那些美好的往事感到怀念,但如今云路已将西南与京城的上林隔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寻找春天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旧日京城生活的怀念。诗中“依微杨柳风无力,惆怅梨花月有阴”一句,以杨柳和梨花为媒介,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淡哀愁和对往昔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