泐禅师室中晚坐

· 高启
绿阴欲满寺,禽鸣春雨余。 聊因简牍暇,窗下阅僧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è):指石头因风化而出现的裂纹,这里可能指禅师的名字或者禅室的特点。
  • 简牍(jiǎn dú):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简和木简,这里泛指书籍或文件。
  • 僧书(sēng shū):僧人所读的书籍,通常指佛经或与佛教相关的文献。

翻译

绿荫渐渐覆盖了整个寺庙,鸟儿在春雨过后欢快地鸣叫。 趁着处理文书的空闲时光,我在窗下阅读僧人们的书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禅师在绿荫覆盖的寺庙中,听着鸟鸣,享受着春雨后的清新。诗中“绿阴欲满寺”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隐喻了禅师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后两句则表现了禅师在忙碌之余,仍不忘研读佛法,体现了其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禅师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净土的高洁情怀。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