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自南康郡城登观澜阁

· 陆深
匡庐彭蠡气争雄,一段閒云万顷风。 五老地高俱拱北,九江天远总朝东。 秋期先逐乡心到,眼界聊随野望空。 更向青霄问明月,画阑人在水晶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日:指夏季最热的时期。
  • 南康郡城:地名,位于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
  • 观澜阁:地名,位于南康郡城内的一处观景楼阁。
  • 匡庐:指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 彭蠡:即鄱阳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 閒云:即闲云,指自由飘荡的云。
  • 五老:指庐山五老峰,是庐山的主峰之一。
  • 拱北:指向北方拱手,表示尊敬。
  • 九江:指长江在江西省的一段,也泛指江西省。
  • 秋期:指秋天的时节。
  • 乡心:指思乡之情。
  • 野望:指远望野外的景色。
  • 青霄:指天空。
  • 水晶宫:神话中的水下宫殿,这里比喻观澜阁的清幽雅致。

翻译

在夏日酷暑中,我从南康郡城登上观澜阁,远眺庐山与鄱阳湖争奇斗艳,一片悠闲的云彩在万顷风中飘荡。五老峰高耸入云,仿佛向北致敬,而九江之水则远流向东。秋天的气息已先一步触动了我的乡愁,眼前的景色随着我远望的目光而变得空旷。我更想向青天询问明月,画栏旁的人仿佛置身于水晶宫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南康郡城观澜阁上远眺庐山和鄱阳湖的壮阔景象,通过“匡庐彭蠡气争雄”等句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壮丽。诗中“秋期先逐乡心到”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结合,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结尾的“画阑人在水晶宫”则以梦幻般的笔触,勾勒出观澜阁的清幽雅致,使整首诗增添了一抹超脱尘世的意境。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