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权店行两山间流泉耕牧渐触见闻

· 陆深
山花红映石泉流,初见牛羊散古丘。 秦晋河山俱重镇,唐虞风土此中州。 彫残极目知生计,慷慨何能与国谋。 头白官僚半文字,东风又上皂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发:早晨出发。
  • 权店: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耕牧:耕种和放牧。
  • 触见闻:接触到的事物和听闻。
  • 秦晋:指古代的秦国和晋国,这里泛指陕西和山西一带。
  • 唐虞:指古代的唐尧和虞舜,这里泛指古代的理想政治时期。
  • 中州:中原地区,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 彫残:凋零残破,形容景象萧条。
  • 慷慨:情绪激昂,有为国家出谋划策之意。
  • 国谋:国家的谋划,指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 官僚:政府官员。
  • 皂貂裘:黑色的貂皮大衣,指官员的服饰。

翻译

早晨从权店出发,行走在两山之间,红艳的山花映照着石间流淌的泉水,初次见到牛羊散布在古老的丘陵上。秦晋的山河都是重要的镇守之地,唐虞时代的理想风土就在这中原地区。眼前所见尽是凋零残破的景象,让人深感生计的艰难,激昂的情绪又怎能参与到国家的谋划之中呢?满头白发的官员大多是文职,春风中又穿上了黑色的貂皮大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早晨出发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山花、石泉、牛羊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古丘的宁静与生机。诗中提及秦晋河山与唐虞风土,表达了对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的敬仰。后两句则抒发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无力参与国家大事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