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显通寺

· 陆深
一榻空斋卧白云,青灯微雨夜初分。 无缘十日惭凡骨,有梦三台绕圣君。 别院鸡催山月吐,回廊鱼咽涧风闻。 青山亦是人间世,自觉悠然隔世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tà):床。
  • 空斋:空荡的书房。
  • 青灯:油灯,因其光色青莹,故名。
  • 初分:初夜,夜色刚降临。
  • 十日:此处指长时间。
  • 凡骨:凡人的身体,指自己。
  • 三台:星名,古人认为三台星主管人间之事,此处指梦境中的仙境。
  • 圣君:指天上的君王。
  • 别院:正院旁的院子。
  • 鸡催:鸡鸣催促。
  • 山月:山间的月亮。
  • 回廊:曲折环绕的走廊。
  • 鱼咽:鱼儿吞水的声音。
  • 涧风:山涧中的风。
  • 世纷:世俗的纷扰。

翻译

在空荡的书房中,我躺在床上,与白云共眠,青灯微光下,细雨轻落,夜色刚刚降临。 无缘长留此地,我自愧凡人之躯,梦中却有三台星环绕,仿佛接近了天上的圣君。 别院的鸡鸣催促着山间的月亮升起,回廊中鱼儿吞水的声音伴随着涧风传来。 青山也是人间的一部分,我自觉与世隔绝,悠然自得,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显通寺的夜晚,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情感。诗中“一榻空斋卧白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而“青灯微雨夜初分”则增添了一丝幽静的氛围。后句通过“无缘十日惭凡骨,有梦三台绕圣君”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疏离感和对仙境的向往。结尾的“青山亦是人间世,自觉悠然隔世纷”更是深化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