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山玉虚宫作

云岩天上出,仙馆日边开。 近对千峰合,遥临万象来。 紫芝全覆岭,丹箓半含苔。 复似登玄圃,笙歌发帝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虚宫:道教宫观,此处指石室山上的道观。
  • 云岩:高耸入云的岩石。
  • 仙馆:神仙居住的宫殿,此处指道观。
  • 紫芝:一种传说中的仙草,常用来象征长寿或仙境。
  • 丹箓:道教的符箓,用朱砂写在纸上,具有神秘力量。
  •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位于昆仑山之上。
  • 笙歌:笙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笙歌指笙的演奏和歌声。
  • 帝台:天帝的台阁,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在石室山的玉虚宫,高耸的云岩仿佛从天空中伸出,仙馆在日光旁敞开。 近处,千山万峰汇聚成一幅画卷,远处,万物的景象缓缓而来。 紫色的灵芝覆盖了整个山岭,红色的符箓半隐在青苔之中。 再次登临此地,仿佛置身于传说中的玄圃仙境,天帝台阁上笙歌悠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石室山玉虚宫的壮丽景象,通过“云岩”、“仙馆”等意象展现了道观的神秘与超凡。诗中“紫芝全覆岭,丹箓半含苔”一句,巧妙地将自然与道教元素结合,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结尾的“登玄圃,笙歌发帝台”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话般的境界,体现了作者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区大伦

明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后被夺职归。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