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慧昭寺访旧迷道

· 陆深
不是桃源路亦迷,客心随马自东西。 萧疏榆柳如前岁,依约楼台记隔溪。 入寺绪风秋较早,照窗斜日鸟偏啼。 凭谁指点还归去,头白山僧有杖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慧昭寺:寺庙名,具体位置不详。
  • 萧疏:稀疏,稀少。
  • 依约:隐约,模糊不清。
  • 绪风:秋风。
  • 杖藜:拄着藜杖,指老者。

翻译

不是在桃花源中也会迷路,我的心随着马儿四处游走。 稀疏的榆树和柳树仿佛和前年一样,隐约记得那边的楼台隔着溪流。 进入寺庙,秋风比外面来得更早,斜阳照在窗户上,鸟儿啼叫得格外响亮。 谁能指点我找到回家的路,白发苍苍的山中老僧拄着藜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日访问慧昭寺时迷路的情景。诗中,“不是桃源路亦迷”一句,既表达了迷路的无奈,又隐喻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通过对榆柳、楼台的描绘,诗人回忆了往昔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怀旧色彩。秋风、斜阳、鸟啼等自然元素的融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结尾处,诗人寻求指引,白发山僧的形象,既是对长者的尊敬,也暗示了寻求心灵归宿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