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熊元交使越

· 陆深
山水苍苍古越州,菱花荷叶共维舟。 二高峰顶三更日,七里滩声五月秋。 灵雨自随征旆去,綵云常傍使星流。 江南江北还相望,两地各登高处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苍苍:形容山水深邃、茂盛的样子。
  • 古越州:指古代的越国地区,今浙江省一带。
  • 菱花荷叶:菱花和荷叶,这里指水面的景物。
  • 维舟:系舟,停船。
  • 二高峰顶:指杭州西湖的南北两高峰。
  • 三更日:深夜,三更时分。
  • 七里滩:地名,位于浙江省。
  • 五月秋:形容五月天气凉爽如秋。
  • 灵雨:及时的雨。
  • 征旆:征途中的旗帜。
  • 綵云:五彩的云,象征吉祥。
  • 使星:使者的星,比喻使者。
  • 两地:指江南和江北。
  • 相望:相互对望。

翻译

山水之间,古越州显得苍茫而古老,菱花与荷叶在水面上共存,我们一同停泊舟船。在二高峰的顶端,即使是深夜也能感受到日光,七里滩的滩声让人感觉五月的天气如同秋天般凉爽。及时的雨随着征途的旗帜而去,五彩的云常常伴随着使者的行踪。无论江南还是江北,我们依然相互对望,各自登上高处的楼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古越州的山水风光与旅途中的情感。诗中,“山水苍苍古越州”一句,即展现了越州古朴而深邃的自然景观。通过对“菱花荷叶”、“二高峰顶”、“七里滩声”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后两句则通过“灵雨”、“綵云”等象征性意象,表达了对旅途和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敏锐感知和深沉情感。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