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殇后二首

· 陆深
消瘦腰支减练裙,异乡音信可堪闻。 青春满面殇儿泪,白骨三迁幼女坟。 萍水飘零风颤雪,文章消息雨收云。 业缘尚有迂痴在,爱惜图书未敢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子殇:指子女夭折。
  • 腰支:即腰肢,指腰身。
  • 练裙:素色的裙子,这里指衣服。
  • 异乡:外地,他乡。
  • 青春:这里指年轻时。
  • 殇儿泪:因子女夭折而流的泪。
  • 白骨:指死者的遗骨。
  • 三迁:多次迁移。
  • 幼女坟:幼女的坟墓。
  • 萍水: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飘零:漂泊流离。
  • 风颤雪:形容风雪中的颤抖。
  • 文章:指诗文作品。
  • 消息:这里指诗文中的情感表达。
  • 雨收云:雨停云散,比喻情感的平复。
  • 业缘:佛教用语,指因缘。
  • 迂痴:迂腐和痴情。
  • 爱惜:珍惜。
  • 图书:书籍。
  • :烧毁。

翻译

我的腰身因悲伤而消瘦,衣服也显得宽松,听到他乡的消息,心中难以承受。 年轻时满面是因子女夭折而流的泪水,白骨散落,幼女的坟墓多次迁移。 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在风雪中颤抖,我的诗文中充满了情感的表达,如同雨后的云散。 尽管因缘尚存,我仍有些迂腐和痴情,珍惜着我的书籍,不敢将其焚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因子女夭折而深感悲痛的心情,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消瘦腰支减练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因悲伤而消瘦的身体,“异乡音信可堪闻”则透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殇儿泪”和“幼女坟”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悲痛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坚韧与对生活的执着。

陆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十八年进士二甲第一。授编修。遭刘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诛,复职。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谥文裕。工书。有《俨山集》、《续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