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秋况

白门书剑误凭淩,拟向龙天结小乘。 寤寐故山惟粤秀,过从高士半吴兴。 拈花短偈閒相赏,挂席长风病未能。 蔬具茗炉朝夕课,不妨人唤在家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秣陵:南京的古称。
  • 白门:南京的别称。
  • 书剑:指文武双全。
  • 凭淩:凭借,依靠。
  • 龙天:指佛教中的龙天护法,这里泛指佛教。
  • 结小乘:指修行小乘佛教。
  • 寤寐:醒着和睡着,指日夜。
  • 粤秀:广州的别称。
  • 过从:交往。
  • 吴兴:地名,今浙江湖州。
  • 拈花短偈:指佛教中的简短偈语。
  • 挂席长风:指乘船远行。
  • 病未能:因病未能实现。
  • 蔬具茗炉:指简单的素食和茶具。
  • 在家僧:指在家修行的僧人。

翻译

在南京的秋天,我感到自己被文武双全的理想所误,想要向佛教寻求心灵的依靠。我日夜思念着故乡广州,而与我交往的高士多来自浙江湖州。我闲暇时喜欢品味佛教的简短偈语,但因病未能乘船远行。我每天以简单的素食和茶具为伴,过着朝夕的修行生活,不妨人们称我为在家修行的僧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南京秋天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佛教修行的向往。诗中“白门书剑误凭淩”一句,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又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后文通过对故乡和高士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精神寄托的渴望。最后,作者以“在家僧”自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却心向佛门的超脱情怀。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