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半溪上对月

何许西风掠钓竿,满溪蟾魄籅香残。 凉生几席三更展,情溢关山几处看。 兰桨箨冠分野趣,绮窗瑶瑟阙清欢。 玉绳高际怜孤影,莫遣微霜到广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蟾魄(chán pò):指月亮。
  • 籅香(yú xiāng):指鱼饵的香味。
  • 兰桨(lán jiǎng):用兰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船。
  • 箨冠(tuò guān):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 绮窗(qǐ chuāng):装饰华丽的窗户。
  • 瑶瑟(yáo sè):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音乐。
  • 玉绳(yù shéng):指天上的星辰。
  • 广寒(guǎng hán):指月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翻译

西风轻轻吹拂着钓鱼竿,满溪的月光下鱼饵的香味已经消散。 凉意从几席间升起,三更时分,情感溢满关山,多少地方都在仰望这明月。 乘着兰木船,戴着竹笋皮帽,分享着野外的乐趣,华丽的窗户内,瑶瑟的音乐却缺少了清欢。 天上的星辰高高在上,怜悯着孤独的身影,不要让微霜降临到月宫广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中秋夜半,诗人在溪边钓鱼时对月抒怀的情景。诗中,“西风”、“蟾魄”、“籅香”等词语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夜景。通过“凉生几席”、“情溢关山”等表达,诗人抒发了对远方和孤独的感慨。后两句则通过“玉绳”、“广寒”等意象,寄托了对月宫的遐想和对孤独的自我安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