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杪集南园

风格励吾曹,高鶱听海涛。 晚帆□斗笠,秋色澹亭皋。 地以名流重,觞从韵事豪。 入秋兴仰止,蓬鬓欲萧骚。
拼音

所属合集

#九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秋杪(qiū miǎo):秋末。
  • 区怀年:明代诗人。
  • 高鶱(gāo xiān):高飞。
  • 亭皋(tíng gāo):水边的平地。
  • 名流:知名人士。
  • (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具,这里指饮酒。
  • 韵事:风雅之事。
  • 仰止:仰望,向往。
  • 蓬鬓(péng bìn):形容头发散乱。
  • 萧骚(xiāo sāo):形容头发稀疏,这里可能指心情的凄凉。

翻译

秋末,我们聚集在南园, 风格激励着我们,高飞听着海涛。 晚归的船上,人们戴着斗笠, 秋色淡淡地洒在亭边的平地上。 这地方因为名人的到来而显得重要, 饮酒间,风雅之事显得格外豪迈。 进入秋天,我心中充满向往, 但我的头发散乱,心情似乎有些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末南园的聚会场景,通过“高鶱听海涛”、“秋色澹亭皋”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壮阔。诗中“地以名流重,觞从韵事豪”表达了诗人对名流聚集之地和风雅饮酒之事的赞美。结尾的“入秋兴仰止,蓬鬓欲萧骚”则透露出诗人对秋天的向往与个人情感的凄凉,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区怀年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 2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