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元年歌

诏使衔恩出塞垣,金钱百万散营屯。 从前肆市皆和虏,今日边城莫负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启元年:明朝天启年间的第一年,即公元1621年。
  • 区大伦:明朝时期的诗人。
  • 诏使:皇帝派遣的使者。
  • 衔恩:带着皇帝的恩典。
  • 塞垣:边塞的城墙。
  • 营屯:军营和屯田。
  • 肆市:市场,这里指边境贸易。
  • 和虏:与敌人和平相处。
  • 边城:边境的城市。
  • 负恩:辜负恩典。

翻译

在明朝天启元年的一个日子,皇帝派遣使者带着恩典离开边塞的城墙,将百万金钱分散到军营和屯田中。从前,边境的市场都是为了与敌人和平相处而设立,而今天,边境的城市不应辜负这份恩典。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天启元年边疆的景象,通过对比过去的和平贸易与现在的边防责任,强调了边城人民不应辜负皇帝的恩典。诗中“诏使衔恩出塞垣”一句,既展现了皇帝的恩泽,也暗示了边疆的重要性和责任。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稳定和民族尊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区大伦

明广东高明人,字孝先。区大相弟。少负气节。万历十七年进士,授东明知县,勤政爱民,改御史。天启初以大理寺少卿入侍经筵,党人侧目。由太仆卿改南户部侍郎。时魏忠贤势方炽,大伦弹劾无所规避。后被夺职归。有《端溪日录》、《崇正辟邪录》、《端溪诗稿》。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