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墅杂赋

· 高启
虚阁近鸣湍,应宜把一竿。 雨伤春麦烂,风折晚蒲干。 抱瓮临江汲,携书入寺看。 自惭何独幸,世难此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虚阁:空旷的楼阁。
  • 鸣湍:急流发出声响。
  • 一竿:一根钓竿,指钓鱼。
  • 晚蒲:晚秋的蒲草。
  • 抱瓮:抱着水瓮。
  • 入寺:进入寺庙。
  • 偷安:苟且安逸。

翻译

空旷的楼阁靠近急流,应该适宜拿着一根钓竿垂钓。春雨伤害了春麦,使其烂掉,风折断了晚秋的蒲草,使其干枯。我抱着水瓮到江边汲水,带着书进入寺庙阅读。我独自感到惭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我还能苟且偷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郊外别墅的宁静生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诗中“虚阁近鸣湍”一句,既展现了环境的幽静,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后文通过对春麦和晚蒲的描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世事的变迁和无常。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超然生活的自省和感慨,体现了作者在乱世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

高启

高启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9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