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

匡庐九叠屏,分得一峰青。 地削芙蓉瓣,天悬瀑布瓴。 千山连彩翠,半壁障空冥。 一片城西影,风吹落县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匡庐:庐山的别称。
  • 九叠屏:指庐山上的九叠屏风,形容山势层叠如屏风。
  • 一峰青:指庐山中的一座山峰,青翠欲滴。
  • 芙蓉瓣:比喻山峰形状像芙蓉花瓣。
  • 瀑布瓴:瓴是古代的一种盛水器具,这里比喻瀑布如悬挂的瓴。
  • 彩翠:五彩斑斓的翠绿色。
  • 半壁障空冥:形容山峰高耸,如半面屏障遮住了天空。
  • 城西影:指城西的山影。
  • 县庭:县衙的庭院。

翻译

庐山的九叠屏风,分隔出一座青翠的山峰。 山峰如削成的芙蓉花瓣,天空中悬挂着如瓴的瀑布。 千山连绵,彩翠交错,半面山壁如屏障遮住了天空。 城西的山影,被风吹落到了县衙的庭院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通过“九叠屏”、“芙蓉瓣”、“瀑布瓴”等生动比喻,展现了山峰的层叠、形状和瀑布的壮观。诗中“千山连彩翠,半壁障空冥”进一步以色彩和空间感强化了山景的宏伟。结尾“一片城西影,风吹落县庭”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