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守风作

首路争鸿雁,深秋家未还。 西江掩桂楫,南塞阻梅关。 宝剑空多气,香醪不上颜。 裁诗颂风伯,咫尺是庐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首路:开始的路程。
  • 鸿雁:大雁,这里指代远方的家书或消息。
  • 桂楫:用桂木制成的船桨,这里指代船只。
  • 南塞:指南方的边塞。
  • 梅关: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江西省与广东省交界处。
  • 宝剑:象征武士或勇士的剑。
  • 香醪:美酒。
  • 风伯: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翻译

开始的路程上,我们争相询问远方的家书,深秋时节,家还未归。 西江的水面上,船只被遮掩,南方的边塞,梅关阻隔了前行的道路。 宝剑虽多,却空有其气,美酒虽好,却不能使面容舒展。 我裁剪诗句,歌颂风神,庐山就在眼前,却仿佛咫尺天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在外漂泊,思念家乡的情景。诗中通过“鸿雁”、“桂楫”、“梅关”等意象,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归家的渴望。宝剑与香醪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诗人以歌颂风神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透露出对近在咫尺却难以触及的庐山的无奈与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情眷恋。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